近年来,浙大儿院的停车难问题严重,一直困扰着前来就医的患者家长。市人大代表、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教授感同身受,并讲了一个小故事:“曾经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来看病,妈妈带着孩子挂号、排队、看病、取药,等他们从医院出来,爸爸还开着车在医院周围绕圈,找不到停车位。”这是多年来浙大儿院滨江院区停车难的一个缩影,也是各大医院的一个“通病”,但是从今年五月初,滨江区将这里列为滨江区全域智慧交通综合治理示范点起,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仅仅45天,就基本实现了“车辆不排队、直达停车位”的目标。

作为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,浙大儿院立足杭州,服务全省,辐射全国,平均日接诊量达10000人次,汇聚了大量省内各市区以及省外周边地区前来就诊的车流量,一直是滨江区排名前几位的驾车目的地,成为了滨江区最拥堵区域之一,日停车需求大,医院停车资源不足,高峰期车队长达1.8公里,等候时间近1个小时。

医院门口的通道就是生命的通道,前往儿院的家长都是最焦急的。在今年四月底杭州市人代会期间,作为市人大代表,舒强向大会提交了《关于加强市区交通综合管理,缓解医院周边停车难问题的建议》,建议市区相关部门能够通过有效措施,运用智慧手段,改善包括浙大儿院在内的多个医院周围的停车与交通问题。

代表建议得到及时交办,杭州市、滨江区在五月开始对浙大儿院周边停车及交通情况展开专班调研,交警、城管、住建、社发、教育、街道等多个单位共同努力,仅用了45天,在没有增加太多基建项目的情况下,医院门口1.8公里的排队长龙基本消失,停车方便了,道路通畅了,奥秘在哪里?

一、数字赋能,找准重点难点

滨江区充分利用杭州市城市大脑的大数据资源和超级计算资源,通过对医院周边交通和停车问题进行切片式扫描,搜集车辆数据、交通流量数据、停车数据并进行归集分析,计算出周边停车需求约8000车次/天,车位需求1730个,而医院内部加临时停车场车位只有1200个,停车缺口约530个。因此,如何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车位数量就是最核心的问题,这既是重点,也是难点。

二、挖掘资源,增加停车泊位

解决停车难题,滨江区从已有停车场入手,充分挖掘资源,增加来院患者可用车位。首先,对院外停车场泊位进行重新划线,合理规划停车位设置,增加车位数量;全面排摸浙大儿院周边500米范围内可用停车场,从滨江实验学校、青少年活动中心,盛庐小区等区域,发掘可用车位;医院方面也主动挖掘资源,动员员工院外停车,将员工车位与周边停车场车位置换,腾出了最核心、最紧俏的院内车位130余个,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少走路,更快捷就医。通过区院联动,采取一系列手段,在没有新建停车场的情况下,有效填补了原有的车位缺口。

三、道路整治,畅通周边道路

在解决车位缺口的同时,滨江区对医院周边道路进行重新的规划治理,打通两条断头路,将儿康路改为单向通行,并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手段,有效改善医院入口附近的排队拥堵情况。同时疏堵结合,加强周边道路违法停车管理,设置20分钟临时停车位,规范出租车秩序,方便临时车辆。

四、智能治理,人机互动协同

滨江区统一规划,在浙大儿院周边率先实施了“一码停车”,并将医院APP,导航地图与城市大脑对接,实现预约挂号的同时也能预约车位,提升就医体验。通过预约车位加上道路的电子显示牌,时刻了解停车场余位情况,智能引导车辆前往周边停车场,有效减少了儿康路、滨盛路等医院周边主要道路的车流量和排队长度。

五、免费接驳,加大停车半径

七月初,滨江区开通了两条周边停车场与浙大儿院的免费接驳路线,两条线路从停车场到医院都只需要五分钟时间,方便患者换乘,也让他们愿意将车开往较远距离的停车场,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患者的停车半径,改善了周边停车及交通情况。

 

现在,前往浙大儿院就诊家属停车时间较过去有效缩短,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。滨江区也将继续通过数字赋能,时刻关注医院周边情况,不断改善停车与交通问题,让生命通道畅通,让孩子家长安心,努力“妈妈带娃看病,爸爸开车绕圈”的故事不再出现,这既是对人大代表建议的最好回复,也是尽早满足百姓实际需求的民生实事。